研究方向与目标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立足我国热带、亚热带,面向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地区,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长期监测,得出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速率和潜力及其控制因子;揭示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源效应以及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机理;寻求人工森林增汇技术;解析区域气候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效应;构建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培养人才;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主要研究进展
全球变化研究组依托版纳生态站、哀牢山生态站和元江生态站,自2002年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开展研究以来,2010-2014年在科技部、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在人工橡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半干旱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设置了通量监测系统,并布置了多个长期生态学人工控制实验:热带雨林控水实验、半干旱稀树灌草丛控水实验;亚热带和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和土壤增温人工控制实验;以及热带雨林、橡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半干旱稀树灌草丛林冠林相监测系统等。并且在973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面上项目,科学院战略专项和云南省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针对国家需求和科学研究热点问题,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地学和生态学著名期刊发表了相关论文,多项成果受到了关注,部分研究结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和青年科技人员,获得了科学院优博和云南省优博以及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等荣誉,构建了一支活跃的研究团队。